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
立即注册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!connect_header_login!

!connect_header_login_tip!

!header_login!

!header_login_tip!

查看: 263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大理,何止风花雪月

[复制链接] [view_bdseo_push]
楼主
跳转到指定楼层
发表于 2021-7-15 10:09:29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图文皆原创,侵权者必究

封面底图 洱海夕照图源/另一半星球
温馨提示正文约1.35万字,仔细阅读需45分钟左右

大理,何止风花雪月
撰文、摄影/张祺林
大理,彩云之南的桃花源,国人心中的理想国所在。除了令大理充满浪漫风情的“风花雪月”(下关风、上关花、苍山雪、洱海月),
这里有南诏、大理两大文化体系,有历经千年风雨屹立不倒的古塔,还有充满活力的乡村、独具一格的白族民居,
和有着虔诚精神信仰、富足精神世界的人们。
作为茶马古道的重镇,
大理曾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、富商蓄贾,
灿烂的人文文化,瑰丽的自然风光,共同谱写出大理两千余年的光辉历史。
1 银苍玉洱
苍山(点苍山),大理的屏障,恰好位于中国第一、二阶梯的分界线上,具有重要且罕有的地理意义与地质价值。
苍洱之间的高山、峡谷、激流、湖泊、平原、草地等景观,诠释着地质变迁的伟大史诗。
作为横断山的南部支脉,苍山见证了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的转变,冰峰雪岭到这里仅存在于苍山之巅——马龙峰的角峰与冰斗遗迹中,
塑造了“三江并流”奇观的高山峡谷到这里也低下脊背,
转变为滇西南山地与滇中高原。

马龙峰,古冰川遗迹依稀可辨
若是摊开云南地图你会发现,一条巨大的断裂带斜贯东西,呈西北-东南走向,如巨斧般分开了横断山区与云贵高原,这就是“红河活动断裂带”(红河断裂带),是一条规模庞大、构造丰富、演化复杂的“新生代右旋走滑活动断裂带”。

红河谷
正因为红河断裂带的存在,东侧典型的“高原断陷湖”——洱海得以横空出世,西侧的苍山得以抬升,形成了壁立千仞的“断层三角面”流水侵蚀其羽状断裂形成了“苍山十八溪”:(自北向南)
霞移、万花、阳、茫涌、锦、灵泉、白石、双鸳、隐仙、梅、桃、中和、绿玉、黑龙、清碧、莫残、葶溟、阳南。
苍山十八溪皆东西走向,且位于苍山东麓,既为洱海提供了充足的水源,也孕育了世代聚居于此的白族。溯源而上,十九座山峰逶迤起伏,一字排开,这就是著名的“苍山十九峰”:(自北向南)
云弄、沧浪、五台、莲花、白云、鹤云、
三阳、兰、雪人、应乐、小岑、中和、龙泉、玉局、马龙、圣应、佛顶、马耳、斜阳。
苍山洱海,大理乃至于云南的代名词,以及昆明的西山与滇池、澄江的罗藏山和抚仙湖等等,实属于断块山与断陷湖的结合。这种云南独有的风光,在大理与悠久的文化、诗意的地名相碰撞,被有着2000余米落差的苍山洱海演绎到了极致。

风云小普陀图源/爱拍照的柚小艺
洱海,大理的摇篮,因其形状似人耳而得名,是白族人民心中的“金月亮”,有着“水光万顷开天镜,山色四时环翠屏”之美誉。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驻足于此,挥洒笔墨,洱海八景便应运而生:山海大观、三岛烟云、海镜开天、岚霭普陀、沧波濞舟、四阁风涛、海水秋色、洱海月映。
洱海据《水经注》记载发源于洱源县罷谷山,如同蓝宝石版镶嵌在滇中高原的西缘,苍山、玉案山、鸡足山、向阳山四面环绕,地貌由于断陷而丰富:西岸的冲积平原提供了广袤的农田与优质的土壤,为大理古城、喜洲古镇的肇建奠定基础;
东、北岸既有颇具风情的岛屿和深入湖中的半岛,也有宽广平坦的三角洲,
小普陀、双廊古镇、挖色古镇便坐落于此。

洱海一隅
丰富的地貌必定造就多彩的景观,环行洱海,村庄、草木、沙洲、湖沼与岛屿各具风韵,
古人将其概括为“三岛四洲五湖九曲”。走近洱海,静如止水的水面清澈透明,
幽邃深蓝的湖水如天空般澄碧,
既有海的无边广阔,也有湖的碧波荡漾,给人以悠远、宁静的心旷神怡之感。
若是满月之日泛舟洱海,则玉镜高悬,水溺银涛,邀三五好友举杯邀月,开怀畅饮,
颇具惬意与雅致。
(请横屏观看)

洱海
登临苍山,俯瞰洱海,水天一色,万顷茫然,郁郁葱葱的田野环绕着大理坝子,
古城、民居与波光粼粼的洱海交相辉映。远处的云海之间,鸡足山在薄雾之中若隐若现,“缥缈兮若流风之回霜”。
正所谓:“苍山不墨千秋画,洱海无弦万古琴”

洱海,云中鸡足
2 南诏遗风
提起大理,无人不晓,“风花雪月,蝴蝶泉边”
只属于每年4000万走马观花的游客的打卡体验。对于真正的旅行者而言,
巍宝山、文笔山、鸡鸣山三山合抱之中的红河源头、西南名邦——巍山无疑是大理之行的第一站所在。
巍山明称“蒙化”,历史上有着滇中著名的“蒙化十六景”:东山济胜、仙桥练雪、秋涧惊涛、岚玉封山、巍宝仙踪、龙于怀古、濞贾飞虹、凤山鸟义、瓜江垒玉、鹤洞藏春、石龙晚眺、石门曲径、天耳遥闻、五印灵光、温泉漱玉、一江抱孤城。

红河源头阳瓜江图源网络
隋末唐初,洱海地区分布有六个国家,被称作“六诏”:蒙舍诏、蒙巂诏、施浪诏、越析诏、邆赕诏、浪穹诏,其中蒙舍诏因地处最南部而得名“南诏”。唐初,南诏统一五诏建立南诏国,定都于“太和城”(今下关镇太和村西)。公元779年,南诏王异牟迁都“阳苴咩城”(今大理),今天大理的上关、下关便是南诏为防御外敌所建的外城南、北关城。
历经近千年,南诏早已湮没在历史的烟云之中,唯有在其文化发祥地——巍山,方能寻觅得蛛丝马迹,走街串巷,抽丝剥茧,一个三百年古国的真面目逐渐浮出水面,展现在世人在眼前。

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
大理地处茶马古道要道、横断山民族文化大走廊的南端,中原、氏羌、南亚与藏文化在此兼容开放,交相辉映,这无不对仅有一山之隔的南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由于南诏所处时期基本与唐并立,且制度、文化上处处奉行唐朝,鼎盛时期疆域辽阔,北至四川,南至泰国,
因而其汉化现象十分普遍:
不仅南诏王异牟效仿中原封禅五岳(中岳点苍,东岳乌蒙,南岳哀牢,北岳玉龙,西岳高黎贡山)四渎(金沙江、澜沧江、怒江、黑惠江),南诏还涌现出了一批以杨奇鲲、段义宗为首的鸿儒硕学,其成就卓越,造诣精妙,云南第一碑——著名的《南诏德化碑》便是南诏散文的代表作,通体用唐代书法书写,辞藻典雅,跌宕生姿,颇具唐风。
千百年来,巍山始终以遗世独立的姿态偏居西南一隅,作为南诏文化的缩影,古城中的南诏博物馆藏有3000余件珍贵文物,溯南诏文化之源,书南诏文化之实。博物馆于始建于南诏时期的等觉寺改造而成,寺中“太阳宫”还保留了明代早期木构唐式古建的规制,重昂斗拱,单檐歇山顶,这在云南地区极为罕见,其在建筑史上的地位放眼云南仅有昆明金殿、建水文庙、大理观音塘可与之媲美。

等觉寺太阳宫,内藏明代木雕杰作——明伦堂隔扇门
历史上的南诏可谓“夹缝中求生存”,时而从属唐朝,时而依附吐蕃,
使得南诏的宗教文化汉藏并存,这主要表现在其佛塔造型上,南诏博物馆南门外的等觉寺双塔便是其典型。
等觉寺双塔为九级密檐式实心砖塔,分居山门两侧,塔高近15米,
为“巍山六塔”(等觉寺双塔、圆觉寺双塔、文笔塔、封川塔)之首,右塔曾被改造成水塔,
左塔曾被红卫兵削低至仅剩两层,可谓命运多舛。

等觉寺双塔
“南诏之源”巍山古城
值得一提的是,今天的巍山古城并非南诏时期的产物,而是始建于1390年,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,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。
巍山古城气势雄伟,建城之时的棋盘格局如故,
铺满在全长14公里的43条街巷上的青石板砖,诉说着这段掩盖在大理光辉之下的历史。

巍山古城关圣街
巍山古城布局规整,方形如印,城北为其标志性建筑——高大雄伟的拱辰楼,四角檐柱,一字平脊,
南北两面分别悬挂“魁雄六诏”和“万里瞻天”匾额,
稳重浑厚,气势磅礴。拱辰楼既是蒙化卫城的北门城楼,也是蒙化府的北门,是巍山规制最高的建筑。
登临拱辰楼,巍山古城尽收眼底,
西望瓜江垒玉,东看文华层峦,南观巍宝名塔,北眺雪冠苍山。

巍山飞虹
与拱辰楼相隔进士坊遥遥相望的,是古巍山城东、南、西、北四街的交汇点,巍山古城最古老的建筑——星拱楼(文笔楼)。
星拱楼作为一座典型的过街楼,基座石砌,楼为亭阁式建筑,重檐歇山顶,楼角呈翘入云天之势,镂空雕刻在四角的花脊飘逸灵动,八面玲珑,四面回廊屋檐下的匾额分别题有“瑞霭华风”、“巍霞拥鹤”、“玉环瓜浦”和“苍影盘龙”,
苍遒有力的墨迹描绘尽巍山风光。

巍山古城进士坊和星拱楼
由于游客稀少,远离交通要道,巍山古城素有“云南最后一片发呆净土”之美誉,虽然略言过其实,但古城的院落民居完整继承了大理白族民居的特色,并将“三坊一照壁”、“四合五天井”应用到了土木结构之中。
由于日照角度的特殊,巍山古城的房屋没有像多数地区坐北朝南,
而是结合当地的最佳采光方式,朝向南偏西15度左右,在当时求“正”的文化风潮下,实属云南明清古建筑在建制上的创举。
走进古城,寻味红河源头的诗意时光,古朴典雅的老屋诉说的无声的过往,褪色的雕梁画栋精美如故,沿街店铺鳞次栉比,或是琳琅满目的小商品,或是回味无穷的长街宴,无不散发着彩云之南的温暖气息。

巍山古城拱辰楼
除了古城,巍山城外不乏名胜古迹,于崇山峻岭之间散发着迷人的光辉:佛教名寺——圆通寺与武宣王府遥相呼应,
于东南方如青龙般的布局护佑着巍山古城;
道教名山——巍宝山,在全国14座道教名山中最具民族特色,其中玉皇阁、斗母阁、青霞宫的建筑雕刻冠绝全国,拱城远眺、天门锁胜、美女瞻云、龙池秋月、山茶流红、鹤楼古梅、朝阳育鹤和古洞长春八大胜景堪称滇中一绝。
巍山,含蓄内敛地深藏在无量山与哀牢山腹地,一个个古老静谧的院落,一座座饱经风霜的古刹,一声声此起彼伏的叫卖,让一座历经六百年风雨的古城显现出古朴的诗意,让风韵犹存的南诏遗风传颂千年
3 妙香佛国
五代时期,大理国取代南诏,定都“阳苴咩城”(今大理),从公元937至1253年被忽必烈铁骑所灭,大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自此拉开序幕。
金庸在《天龙八部》中多次提到的“大理段氏”,原型便是笃信佛教的大理王族,虽然一阳指、六脉神剑、枯荣神功等等未必真实存在,但是“天龙寺”原型崇圣寺的三塔依旧伫立在苍洱之间,名扬四海,声震寰宇,是家喻户晓的大理地标。
(请横屏观看)

崇圣寺三塔
所谓“天龙八部”,是指佛教中由梵语音译而来的八个神族护法神,又称“八部天龙”。“天龙”为位居八部之首的“天众”和“龙众”,其余六部为:(按地位顺序)夜叉、乾闼婆、阿修罗、迦楼罗、紧那罗、摩睺罗伽。
大理国时,无论王族百姓都尊崇以龙为食的迦楼罗,其化身“金翅大鹏鸟”也因而成为了大理国的图腾,许多寺观、塔院都塑有迦楼罗金像,别具异域风情。

金翅大鹏鸟——云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
段氏王朝时期上至君主王族,下至平民百姓,人人信奉佛教,无论长幼贫富,皆口诵经号,手捻佛珠。
大理国时期的官员皆选拔自僧侣,22位国王中就有10位出家为僧,遁入空门,或在崇圣寺与青灯古佛相伴余生,或在无为寺潜心修炼绝世武功,这种现象也成为了中国乃至于世界历史、佛教史上的一朵奇葩。
大理国凭借其雄踞茶马古道与南丝绸之路的经济实力,在南诏的基础上大兴佛寺,全境寺庙众多,佛塔林立,五大佛教名山之一——鸡足山屹立于大理东方,有古籍赞曰:“大寺八百,谓之兰若;小寺三千,谓之伽蓝”“叶榆三百六十寺,寺寺半夜皆鸣钟”因而大理国又有“妙香佛国”之美誉。

崇圣寺三塔
大理国的崇道敬佛,力度空前,影响深远,促进了以佛教为首的宗教文化的交融,汉传、南传、藏传佛教包容并存,进而孕育出了大理国乃至于西南地区的“国教”——“滇密”阿吒力教。
阿吒力教,梵文为“Acarya”,由古印度摩揭陀王国名僧赞陀崛多创立于南诏时期,源于密宗,在白族间流传过程中形成独特体系,被称作“滇密”。
阿吒力教通过诵经、结印、祈祷三种方式修行,有语密(口诵真言)、身密(手结契印)和意密(心作观想)“三密”。在“滇密”阿吒力教中,“阿嵯耶观音”为其所独有,意为“密宗观音,”人称“细腰观音”,颀长纤细,宽肩细腰,身着印度纱衣,是佛教三大体系与白族文化进一步融合的民族化产物,在佛教造像史上独一无二。

阿嵯耶观音
今天,“妙香佛国”依旧如故,佛教文化渗透入了大理的每一个角落,其中最醒目的组成部分无疑是矗立在苍洱之间的近50座古塔,犹如天掷神笔点缀在一方山水之间,年代覆盖南诏至民国年间,其中不乏中国古塔中的精品:现存最高的砖塔——崇圣寺三塔,大理国佛塔之典范——旧州一塔,独一无二的“寺抱塔”规制——水目寺塔,佛教密宗之遗物——留佛塔,“石刻造像博物馆”——灵宝塔,文昌兴旺的法器——文笔塔,洱源镇风宝塔——制风塔,大理聚龙宝塔——阳和塔等等。虽形态分歧,作用各异,但无不承载着百姓对生活的向往与对佛国的虔诚。

月悬阳和塔
“佛都”崇圣寺
来到大理,无论是观光游客还是资深行者,崇圣寺总是不可不去的目的地,若说大理是云南的皇冠,崇圣寺则是皇冠上的耀眼明珠。
崇圣寺始建于南诏时期,是南诏、大理的佛教中心,曾以三塔、南诏建极大钟、雨铜观音像、三圣金像、“佛都”匾(毁于火灾、文革)“五大重器”闻名于世,十余座大殿飞阁流丹,金碧辉煌,从苍山之麓绵延到洱海之滨,其中大雄宝殿铸大小佛像十万余尊,被誉为“佛都”。

崇圣寺山门
清咸丰年间,崇圣寺毁于一场大火,一切古建化为灰烬,唯有山门前的三塔依旧。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南诏劝王丰祐时期,当时由于技术限制采用了“推土建塔,挖土现塔”的方法,
即垫一层土,修一层塔,待塔修好之后再将土层挖去,“历时八年,消耗四万余金,役工匠七百七十万”。今天大理的银桥村古称“塔桥”,便是因建塔时所搭的长达数公里的栈桥而得名。
崇圣寺三塔由一座主塔和两座副塔组成:主塔“千寻塔”相传为镇住“大理龙泽”而建,为16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,通高69.13米,是中国最高的现存古塔之一;两座副塔分居主塔南北两侧,高42.1米,为10级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。崇圣寺三塔呈三足鼎立之势,高耸屹立,壮丽恢弘,在大理的每个角落都能一睹其雄姿。

崇圣寺三塔
在三塔到崇圣寺山门的近千米朝山道间,还矗立有石鸣蛙、建极大钟殿和雨铜观音殿,今天所见的大钟和观音像皆为建国后重铸。
雨铜观音像虽为重铸,但在造像和规制上完全复原,为三丈鎏金观音立像,头着宝冠,身着薄裙,细腰跣足,右臂上举,左臂下垂手执甘露瓶,属于南诏时期男性观音向大理时期女性观音的过渡时期造像,具有极高的美学和研究佛教演变史的价值。

崇圣寺雨铜观音殿(佛像不宜拍照)
坐落于寺院中心的大雄宝殿是崇圣寺等级最高的建筑,为仿照故宫太和殿而建,面阔九间,进深三间,其建筑装潢精巧,画栋雕梁,斗拱窗棂用红椿木雕凿而成,屋脊、瓦当与走兽皆用中国古建筑建制的最高规格——皇家专用的金龙金凤纹与玺彩着色,门廊立柱饰以古朴典雅的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。
仰望大雄宝殿内供奉的三世佛与万千造像,慈悲肃穆,宝相庄严,一座巨大的坛城正在度化世俗的心灵。

崇圣寺大雄宝殿(佛像不宜拍照)
大理国宣宗段智兴盛德五年,画师张胜温所绘的《大理国梵像卷》成画,原作长达1635.5厘米,由“大理国王利贞黄帝礼佛图”、“法界流缘图”、“多心宝幢和护国宝幢图”、“十六国王图”四部分组成,共绘有画像134幅、人物774人,画技精湛,书法秀丽,有着典型的唐画风格。
《大理国梵像卷》以反映佛教经变故事为主,并且包含了大理国外事活动的场景,集《清明上河图》、《千里江山图》、《八十七神仙图》特征于一身,内容丰富,细节生动,是大理国传世的唯一一幅画卷,被誉为“南天瑰宝”、“大理国第一宝藏”,乾隆皇帝曾将其与《清明上河图》并称为“南北双绝”。
虽然崇圣寺年接待游客逾千万,但大部分游客并不知道崇圣寺大雄宝殿的精髓所在:长达117米的《大理国梵像卷》木质雕刻版,被安放于大雄宝殿回廊的佛龛内,绕行一周功德无量,既览佛世,又观自心。

崇圣寺大雄宝殿《大理国梵像卷》木雕
“何其自性,本自清净”,转过大雄宝殿便是主持所居住的方丈院,四面环林,庄严肃穆,清幽静谧,清晨的古刹令人顿时心无杂念,涓涓佛法似静水流深沁人心田。
方丈院旁,一座仿唐建制的三重檐楼阁巍然矗立在全寺的最高点,登阁环望,苍洱风光尽收眼底,这便是阿嵯耶观音阁,阁下方的“山海大观”牌坊与九龙浴佛池相辉映,“九龙浴佛”的佛经故事石雕吹影镂尘,栩栩如生。

崇圣寺阿嵯耶观音阁和九龙浴佛池
“武林”无为寺
北距崇圣寺不远的苍山兰峰山腰的古柏林中,大理国第二大寺——无为寺深深隐匿,相比于崇圣寺的声名显赫,淡泊清远的无为寺略显逊色,但事实上这里才是“妙香佛国”的源头。笔者认为:如果来大理只去一座寺庙,无为寺便是不二之选。
无为寺始建于唐贞元九年(公元793年),相传赞陀崛多来到南诏传法,时任南诏王阁罗凤皈依其门下并为其建造寺院,正当众人为该寺命名而愁绪时,观音菩萨乘彩云而来,谒语道:“有为无为,有岸无岸,身居龙渊,心达彼岸”,“无为寺”也因此而得名。

无为寺山门
无为寺是大理国皇家第一座寺庙,也是“滇密”阿吒力教和点苍派武术的发祥地,至今仍有不少“江湖豪客”不远万里前来寻觅武林秘籍,《天龙八部》便是以这里为原型创作出了一系列武林佳话。
大理国时期,无为寺是大理王族出家修行和习文练武的圣地,共有六位国王受戒于此,其中《天龙八部》中段誉的原型段正严正史记载便是出家无为寺。公元1253年,元世祖忽必烈铁骑南下,在无为寺接受了末代大理王的投降。
观音显灵的建寺传说,王族出家的皇家寺院,扑朔迷离的武林怪客,以及寺后山著名的苍山泉水“救疫泉”——曾数次拯救瘟疫之下的大理,让无为寺不仅是一片佛门净土,更是成为了云南乃至于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文化奇观。

无为寺
与崇圣寺一样,无为寺也有其“双绝”——唐杉、明钟,因其深居山林,远离大路要冲,且不通电力,永葆“清静无为”,故我们今天仍能一睹此二者历经千年风雨的沧桑容颜。
位于山门外的无为寺唐杉,高达24米,树龄近1300年,相传为赞陀崛多从天竺带来的五株香杉之一,唯有南诏王阎罗凤手植的这棵香杉,历经各朝战争洗礼依旧枝繁叶茂,生机勃勃,几度枯荣,欣逢盛世始终护佑着这片古刹众僧与大理人民。

无为寺唐杉
无为寺作为中国武术分支点苍派的发源地,“南方少林”自古以来禅功精妙,武僧辈出,因此吸引了众多外国友人慕名而来。这些远渡重洋的外国人通常来此禅修半年以上,在无为寺跟随众僧学习中国文化与功夫,在无为寺附近山中的平台,外国人的数量超过了本地游客。相比于在大理古城中漫无目的游荡的嬉皮士而言,无为寺的外国人便“高人一等”,是为寻访中华文化、滇密之源而来。
除了学习中华文化,无为寺的外国人还会教授僧人和当地百姓外语和西方文化,无为寺大雄宝殿东南侧房中的两块黑板上中、英文诗词如群蚁排衙,书架上摆满了各国的图书,墙上的世界地图旁国旗林立,俨然一个“小联合国”,这种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现象,在中国的寺院中独树一帜,难得一见。

无为寺一隅
“水上佛阁”观音塘
汉元封二年(前109年),汉兵发古滇国,吞并劳浸、靡莫和昆明(部落名),先后两次进兵,将大理地区纳入汉王朝疆域。相传汉武帝麾下大将郭昌、卫广初次兵犯大理时,观音菩萨化作老妇,施神力将一块巨石背负在身,以震慑敌兵,保境安民,使得大理免遭战火燎乱,这就是大理民间传说“负石阻兵”的来历。

“负石阻兵”石像( 本文作者 : 崇德乐和 )
生活圈制作

转载请说明出处,本文地址:http://www.sxzxc.com/thread-37918-1-1.html
分享到:  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!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! 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!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! 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!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! 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!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!
收藏收藏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