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风格
立即注册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!connect_header_login!

!connect_header_login_tip!

!header_login!

!header_login_tip!

捷安特创始人刘金标的梦想(图文)

2013-9-5 09:01| 发布者: 苦行僧| 查看: 3984| 评论: 0|来自: 中国自行车网

摘要: 台湾台中——自行车生产商捷安特股份有限公司(Giant Manufacturing Company)成立的地方,周围是翠绿的稻田,还有土地庙,骑车走一小段便能听到南海的波涛。但在很多年里,捷安特创始人刘金标(King Liu)一直不喜欢骑 ...

台湾台中——自行车生产商捷安特股份有限公司(Giant Manufacturing Company)成立的地方,周围是翠绿的稻田,还有土地庙,骑车走一小段便能听到南海的波涛。但在很多年里,捷安特创始人刘金标(King Liu)一直不喜欢骑车欣赏四周的美景。他骑着新车转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车子的一切正常。

历经几十年的奋斗后,捷安特的确一切正常。现在,按营收计算,捷安特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商。去年,捷安特设在台湾、中国大陆和荷兰的工厂生产了630万辆自行车,营收18亿美元(约合110亿元人民币)。捷安特不仅以自己的品牌销售自行车,还为像崔克(Trek)、Scott和Colnago这样的大品牌供货。

台湾自行车销量大增,自行车道也越来越多。岛上最大的两座城市推出了自行车出租项目。这一切,脱离不了行业的推动。

作为捷安特的董事长,现已79岁高龄的刘金标每天依然要投入10小时到工作中去。在过去40年里,他的工厂每年都要生产数以百万计的自行车,到如今,他终于开始享受这些自行车了,每天骑车让他身形匀称,肤色呈棕褐色。刘金标一头花白的短发,手腕上戴着一个心率监测仪,他以这样的形象,成了台湾自行车骑行热潮的代言人。

他说,“我担负着让台湾成为单车骑行之都的使命。”

从2007年开始,台湾的自行车销量猛涨,自行车道也增加了,台湾最大的两座城市台北和高雄也已发起了自行车共享项目。其中的每一步,刘金标都在坚持不懈地推动。

他从小镇工匠到业界巨人的发展演变,反映了台湾及其经济发生的更大转型。台湾曾是一个产品遍及全球的世界工厂,默默无闻地为外国大牌企业生产自行车、手机和电脑,但现在,台湾已经有了像捷安特、HTC和宏碁(Acer)这样的企业,它们已经凭借自己的实力变成了全球品牌。在取得这种成功的同时,也产生了一个新问题:它们能否维持领先地位,继续创新?

捷安特创始人刘金标的梦想

刘金标说,“那时我73岁,我想,如果现在不骑车,我就永远都骑不了了。”

捷安特创始人刘金标的梦想

刘金标是自行车生产商捷安特的董事长和创始人。一天早晨,他在位于台湾台中的家附近骑行。

捷安特创始人刘金标的梦想

捷安特41年前起步时,只是一家小自行车厂。该公司去年生产了630万辆自行车,在中国大陆和荷兰设有工厂。

捷安特创始人刘金标的梦想

骑行者在台北等地铁。台湾最大的两座城市台北和高雄,已经启动了自行车共享项目。

捷安特创始人刘金标的梦想

台北市中心的一个“微笑单车”租赁站。该计划使用的是捷安特三速自行车,租金每小时1美元。

对刘金标而言,答案不仅在于卖出更多捷安特的产品(不过他的骑行倡导运动肯定有助于销售),而且要关注自行车可以怎样减少污染、让人们更健康,以及帮助城市更好地运行。“对他的公司而言,这是非常成功的公关,但他这么做不仅是为了这个,”台湾最大的电话公司中华电信(Chunghwa Telecom)前董事长贺陈旦(Ho-chen Tan)说,“他向人们展示出,即使到了他这个年龄仍然能这么做。他的鼓励和身体力行是人们追随他的动力。”贺陈旦也经常骑自行车。

有些出人意料的是,刘金标的转变,和许多像他这样的骑行者一样,是受到了2007年上映的电影《练习曲》(Island Etude)的激励。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年轻人环台湾骑行的故事,剧中重复最多的一句台词是,“有些事现在不做,一辈子都不会做了。”

“我看了那部电影后想,那句台词是在批评我,难道不是吗?”刘金标说,“那时我73岁,我想,如果现在不骑车,我就永远都骑不了了。”于是,他接受了电影的挑战,计划进行一次环岛骑行。

他进行了六个月的训练,但他坦承这并不够。在2007年那次环岛骑行时拍摄的照片上,他圆圆的肚腩将运动衫撑得鼓鼓的,脸上一幅愁容。“哎,那次骑行真的很惨,”他说,“我后背痛、睡觉时会呼吸暂停,还有高血压等等,都是老人家的问题。”其间他有一次被车撞倒并擦伤,不过他坚持了下来,用15天的时间完成了575英里(约925公里)的旅行。

在生意上,他也表现出了相同的决心。从一所技术高中毕业后,他尝试过好几个行业,包括运输、化工、食品进口、五金器具。后来,在1972年他决定与几个朋友一起成立一个自行车厂。那时,他38岁,依然受困于之前一次创业的损失。那是一家位于海边的鳗鱼场,在一场台风中被毁。

“头四年我们根本没有订单,”他说,“台湾货的形象很糟糕。”

他幼时台湾还在由日本统治,他也因此学会了说日语。于是,他前往日本了解当时一流的自行车制造产业。重大突破出现在1977年,当时,捷安特的执行长罗祥安(Tony Lo)与美国的标志性品牌施文(Schwinn)达成协议,为该品牌制造自行车。

后来,施文既成了捷安特的优势,也成了它的软肋。石油危机期间,美国的自行车销量猛增。1980年,在施文芝加哥工厂的工人举行罢工后,捷安特成了施文的主要供应商。到80年代中期,施文三分之二以上的自行车都是由捷安特制造。

后来,施文决定找新的货源,并于1987年与深圳中华自行车公司签订协议,在距离香港不远的深圳生产自行车。“我们被吓住了,”刘金标说。鉴于捷安特75%的订单依赖施文,它的生存受到了威胁。

捷安特开始把精力集中在打造自己的品牌上,在欧洲和美国设立了业务部门。捷安特牌自行车的销量逐渐提升,同时施文开始走下坡路,并于1992年申请破产。行业顾问杰伊·汤利(Jay Townley)说,施文从未能依靠在中华自行车公司的投资降低生产成本。汤利当时是施文的高管,后来供职于捷安特在美国的分公司。

从上世纪80年代早期就认识刘金标的汤利说,在那个年代,自行车行业的大多数高管都对健康不感兴趣。“所有人都抽烟,所有人都喝酒,”他说,“也有一些骑自行车的人,不过很少像你现在看到的这样。”他说,刘金标更为人所知的身份是舞场高手。

如今,刘金标把心思都集中在了他的自行车上。每天清晨,他都会绕着捷安特位于中部城市台中的总部骑大约25英里。如果因为下雨或出差而无法训练,他会觉得很郁闷。他说,“我做不到不骑车。”

在环岛之后,在2009年他从上海骑车到北京,行程1000英里。这次的旅程合情合理,因为现在,捷安特的制造部门大部分都在中国大陆。它在大陆设有六家工厂。业内分析人士表示,中国大陆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车产地,但中国大陆出口的自行车中,大约80%是由台湾企业拥有或经营的工厂生产的。

尽管近几十年来,中国大陆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人数减少了,但休闲骑行者人数正在增加,使大陆成了一个关键市场。捷安特的战略是专注于质量更好、定价更高的车型,这种战略使得捷安特成了中国大陆最受欢迎的品牌之一。

休闲骑行正在大陆兴起,而在台湾已经十分流行。自2000年以来的大部分年份里,台湾自行车的年销量都在60万辆左右浮动,在2008年激增至130万辆。现在,台湾人每年要买90万辆自行车。

刘金标相信,街道被汽车和摩托车挤得水泄不通的台北,是台湾成为“自行车骑行之岛”的最大障碍。台北市政府正在拓宽马路两侧的自行车道,拓展公共自行车项目,努力让这座城市变得更能吸引骑自行车的人。从9月到5月,“微笑单车”(YouBikes)的月使用量增加到了79万人次以上,提高了近六倍。该计划使用的是捷安特三速自行车,租金每小时不到1美元。

刘金标知道自己有能力吸引人们骑自行车。明年的80岁生日,他计划重走2007年的路线,再次骑车环岛。“我希望向人们展示,我现在比刚开始骑单车时更强壮了,”他说,“如果我的精力比73岁还好,应该是大新闻了。”


鲜花

雷人

酷毙

漂亮

鸡蛋
收藏 邀请

相关阅读

最新评论

热点图文
        推荐阅读
        骑行爱好者们都喜欢走出门外享受骑行,那感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,...查看全文
        一、坐前还是坐后,这是个问题  对于骑行初学者们来说,骑行中...查看全文
        一直注重给骑行者们带去更好骑行感受的UCC运动自行车,在其产品...查看全文
          追求边际效益的天空车队长期和挪威科技大学合作研发骑行服编...查看全文
        爱好自行车运动的人都会知道,自行车主要分为四类。第一类是民用...查看全文
       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