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
立即注册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!connect_header_login!

!connect_header_login_tip!

!header_login!

!header_login_tip!

查看: 207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500米到5000米一日往返登顶第二弹 - 巴朗山5072峰

[复制链接] [view_bdseo_push]
楼主
跳转到指定楼层
发表于 2021-8-4 10:29:10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  
成都是一座登山比较便利的大城市,甚至普通人可以从海拔500米的市区一日往返登顶5000米的山峰。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山峰在巴朗山垭口附近,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巴朗山主峰。大部分的描述中,巴朗山主峰都指靠近巴朗山垭口的5040峰,不过在5040峰的北侧不远处,还有一个更高一点的山头5072峰。


5040峰因为登山起点海拔高,相对距离短,大概是最适合“市区一日往返登顶”的山峰了。去年端午节我与几位同事就攀登了5040峰:
朝辞成都暖被窝,五千米峰一日还 - 巴朗山主峰:接近性世界第一的五千米山峰
5072峰的登山路程更长,尤其是海拔上升更高(1200米),不过在合适的情况也可以一日登顶往返。
继续往上爬,出了树林,就看到一片相对平坦开阔的山谷

谷中有一个牛圈和石头房子,这里海拔4200。后面的线路是往牛圈左侧的山坡上爬。

石头房子的门锁上了,不然登山者可以进去借宿。



稍高一点,可以看见谷底的公路和远方的群山

从牛圈开始,有一个长上坡,我们爬了一个半小时。

M怕晒太阳,竟然打了一把伞遮阳。

  
大草坡爬到顶,又豁然开朗。附近的几个主要山峰尽收眼底。比如5040峰:

还有我们这次的目标:5072峰。5072峰的攀登路线很直接,碎石坡直上。

中午12点以后,开始风起云涌。去年登顶的5040峰开始间断被云笼罩。

继续往上走,在碎石坡底遇到了两个登顶下山的人,正坐着操弄无人机。他们好像是提前在隧道口的停车场住了一晚,一大早就出发。

在碎石坡底观察路线。其实没啥好观察的 - 碎石坡正面直上就完事了。

碎石坡上全是片状的小型石块,吃不住力,一踩就往下滑。这些石片的下面是黑色的岩屑,直观看来,就和沙子差不多。

因为主峰在碎石坡的左边,所以爬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跑到右边去了。我建议可以一直贴着碎石坡的左边走。在碎石坡的中上部,有的地方甚至连脸盆大的石块都罕见,只有碗大的石块,甚至没有石块只有黑色的岩屑。于是踩一脚就往下滑一步,感觉是在爬沙丘,有时绝望得很。
M也把伞收起来,手脚并用往上爬。

M率先到达碎石坡顶端,然后向右走几步就到达了峰顶

最后的这大约300米的爬升,我们挣扎了一个半小时。
  
峰顶有一个石头柱子,柱子后面是四姑娘山景区的方向,不过这时云雾正从东边过来,把很多山峰都遮挡了。

另外一个方向,不远处的5040峰也被东边过来的云雾完全笼罩

手机GPS测得峰顶海拔5087米

偶尔能从云雾缝隙中瞟见幺妹峰的一部分,以及大峰二峰三峰。

包括休息时间在内,我们总共花了6个小时登顶,算是走得比较慢的。下山的时候,碎石坡的岩屑因为太过松软,我们只能踩着滑下去,导致鞋里进了不少碎渣。
回望山峰


然后我又表演了下山崩溃的传统艺能,不过我们还是能够借着最后的一丝天光,8点半走到了停车场。然后驱车12点回到家洗澡睡觉。
总结一下:巴朗山5072峰登山路程大概单程6公里左右,起点海拔3850米,山峰海拔5072米,爬升约1200米。夏季无雪条件下的难度应该是YDS class 2,原则上用腿走就行,不需要上手。像我这样走得一般慢的典型所需时间是上6小时+下4.5小时。大部分人会选择在山下(隧道口或四姑娘山镇)住一晚,早晨6、7点开始爬山。如果要从成都一日往返,需要天气非常晴好,下午不下雨,最好不起雾,并且也应该尽早出发。
最后比较一下巴朗山5072峰、5040峰、还有四姑娘山大峰二峰。
巴朗山5072峰 vs 5040峰: 5072峰海拔爬升(1200米)显著大于5040峰(7百多米),所以攀登耗时较长。从这个角度讲,5040峰可能更适合一日往返。但是5040峰有些地方需要攀爬,技术难度高于5072峰,而且一旦遇到不利天气(雾、雨等),5040峰更加危险。此外,5040峰的视觉效果更雄伟一些,难怪一般都把它当成巴朗山主峰。
巴朗山5072峰 vs 四姑娘山大峰二峰:我没有爬过大峰,所以假定它是二峰的缩水版。5072峰的登山总量小于大峰二峰,毕竟是从3850米开始的,而不是从3300米的镇上。但是大峰二峰一般是两日行程,单日的运动量小于5072峰,并且一般可以避免在山顶上遭遇下午的雨水。论难度5072峰略高于二峰,是因为碎石坡太恶心。
( 本文作者 : zhk2611 )
生活圈制作

转载请说明出处,本文地址:http://www.sxzxc.com/thread-38024-1-1.html
分享到:  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!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! 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!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! 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!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! 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!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!
收藏收藏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